【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 记者 陈子帅】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连续八年参加进博会的日本企业代表松下集团10月31日在北京召开座谈会。该公司全球副会长、中国日本商会会长本间哲朗接受《环球时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少日本企业正在制定对华投资战略,松下将继续扩大对华投资。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面临动荡。但不少外资企业已经感受到中国开放的力量和营商的温暖,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获得了显着的确定性。本间哲郎也认为“中国政府持续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发展和交流的机会。”本间哲郎提到了近期令他印象深刻的四个政策案例。一是今年2月,《稳外资2025行动计划》发布,实施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 “我们外国企业可以看到中国政府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的决心,这对中日经济合作的深化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二,去年11月,中方决定试行对日本免签政策。 “据我了解,今年进博会,很多日本企业的领导都会来中国访问。我经常对日本企业高管说,‘眼见胜于耳闻’,我给你们汇报什么PPT材料是没有意义的。希望你们来中国观摩、体验。”你自己。 “松下也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打造健康社区。”四是以旧换新政策。 “这为外国公司创造了巨大的销售机会。” 今年8月,中国日本商会发布了一份针对在华日本企业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到2025年,超过一半的日本企业表示将“增加或维持”对中国的投资,并继续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市场”和“三个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作为中国日本商会会长,本间哲郎31日对《环球时报》等媒体表示,日本企业对中国投资仍持积极态度。 “最近我在日本参加一个活动,听到很多在华日企高管表示,没有及时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市场这几年的变化——为什么?无论是人工智能、电动汽车还是自动驾驶技术。现在他们正在调整在中国的投资策略。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在华企业对中国投资的思维发生了变化。”对于松下来说,该公司正在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包括制造制造和研发中心的建设。“我们的目标是逐步扩大中国业务在公司全球足迹中的比重。”本间哲郎表示,希望松下在华业务的年增长率能够赶上中国GDP的增长率。近日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他还表示“忽略中国业务的增长速度”。 “中国市场将导致全球失败”,进一步显示了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本间哲郎经常说,“中国的成本就是全球的成本,中国的速度就是全球的速度”。他此时对记者表示,他这么说是因为“中国制造图灵产业值得世界学习。”本间哲朗于1985年加入松下集团,1987年公司进入中国大陆。“四十年过去了,现在松下在华业务从零增长到24%。可以说,我也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历史。”这位高管提到,2019年4月刚到中国时,他就告诉全体松下中国员工,要做到中国成本、中国速度、中国模式。六年后,“我们取得了很多成果,现在松下在全球的团队都在向这个目标迈进。”值得关注的一个变化是,松下在上海设立了松下全球采购中心。“过去,我们收购了松下全球采购中心。”来自世界各地的零部件供应我们的中国业务。我们现在从3000多家中国企业采购零部件。“采购零部件供应全球业务。”此外,松下中国已经实现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全部本地化。“我相信从明年开始这个规模肯定会扩大,我们在中国研发的产品也会送给世界。”据悉,松下的中国AI战略也将在进博会期间推出。小编:【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
当前网址:https://www.newmotet.com//a/keji/12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