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已成为了解外界的流行方式,但对于个人网民来说却存在法律和风险防范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已成为了解外界的普遍方式。但部分网民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有的非法使用“电路墙”软件(俗称VPN、梯子)访问国外网站、注册账号、参加群聊。追求新颖不仅给个人信息安全带来风险,而且有可能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自由”背后的陷阱
个人隐私信息泄露。
“越狱”软件往往旨在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但现实中,“电路”服务商和第三方攻击者可以利用各种漏洞窃取用户的浏览记录、账户密码等个人隐私数据,最终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一名用户曾使用“电路墙”软件浏览国外网站并使用积分卡向组织支付数据费用。六个月后,我的信用卡和数千美元被盗。
外国间谍网络窃取机密
一些“闭环”计算机程序受外国势力控制,甚至可能由外国间谍情报机构直接开发和运营。秘密安装木马病毒,迫使用户读取个人信息、设备存储文件并发送数据。某涉密单位员工去国外参观学术论坛时,误安装了外国情报机构开发的“电路”软件。结果你的手机和他的工作电脑被远程控制,大量机密研究数据被盗。国家安全机关将依法对他提起刑事诉讼。
诱发连锁违规风险。
部分网民毫无防备,极易受到欺诈信息、极端思想、政治谣言的渗透。如此一来,最初的“好奇浏览”变成了“主动参与”,用户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受害者或共犯,产生违法风险的连锁反应,可能陷入犯罪的泥潭。某国企员工因长期访问境外反华网站,观看、下载、传播涉华政治谣言视频,被国家安全局依法逮捕。
拒绝非法“爬墙”
筑起安全屏障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翻墙”是绝对不可能的。使用“Circuit the Wall”软件违反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我们“翻墙”的所谓“法外之地”,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成为各种不良虚假信息的集散地。网民应严格遵守上网浏览的基本原则依照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廉洁、公平的网络环境,共同维护自身信息安全和国家利益。
拒绝使用“电路墙”软件
公民特别是公职人员应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拒绝使用翻墙软件,坚决抵制翻墙行为。有真实学术和业务需要的个人和组织应当通过国家批准的合法、正规渠道进行出国访问。
从未知来源下载应用程序时要小心
在日常生活中,用户应从官方应用商店安装软件,时刻警惕宣传“绕过墙壁”或“更快上网”等功能的软件、搜索引擎和浏览器插件,避免安装或使用来源不明的应用程序。
在线养成健康的个人习惯
通过官方媒体了解情况d平台,学会如何识别网络谣言和敏感内容,不要随意查看、评论或转发未经证实的境外信息。 (来源:国家安全部)
当前网址:https://www.newmotet.com//a/meishi/1289.html

